給小豬帶"耳環" 上海力推豬肉"安心工程"
“豬流感”的出現,令豬和豬肉的安全成為人們當下最為關心的話題。記者日前從上海市生豬業行業協會了解到,通過探索家庭農場與養豬結合、公司與家庭農場代養合作的發展模式,上海出現了一批與國際接軌、設施裝備先進的種豬、商品豬養殖場,涌現了愛森、豐海、豬狀元、松林、明珠湖、綠茂、皮哥創博等“品牌豬”,質量安全完全可控。 為了確保豬肉質量,上海生豬業行業協會及相關協會共同發起了豬肉“安心工程”,通過制定標準化的養殖規則,對養殖戶進行培訓和幫助,從源頭確保生產環節不出問題;通過實施統一的屠宰配送及高標準的質量控制,保證供應環節安全。實施豬肉“安心工程”以來,納入統一體系的豬肉沒有發生過質量不過關的現象,協會絕大部分會員已達到無公害的標準,并取得相關認證。 為進一步促進豬肉市場的安全性,協會還積極推廣豬肉信息溯源工作,為每一頭生豬戴上“信息耳標”。不管它們被運往哪兒,只要“讀”一下耳標上的二維碼,豬的檔案便一覽無余。小豬斷奶之后,便開始戴上“信息耳標”,耳標聯結著相應的數據庫。小豬不斷長大,數據庫也漸漸擴充,包括產地、品種、飼料、生病、疫苗等等信息。生豬出欄后,“信息耳標”也一路跟隨,根據需要,信息可以保持多年。最近,為迎接上海世博會,協會又召集了養殖、加工、銷售等企業代表,召開了“迎世博,保供應,重安全,推進本地生豬產銷聯動發展”研討會,并向全市相關企業發出豬肉食品安全承諾倡議。
2019年11月9日 16:15